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周瑜相关的典故有哪些 汉末三国时期周瑜的评价怎么样?

2022-09-05 16:56:32 来源:经济头条

顾曲周郎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

,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一时瑜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饮醇自醉

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汉末三国

孙策:①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谐也。

孙权: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②(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⑤孤念公瑾,岂有已乎?⑥此天以君授孤也。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江表传》:年少有美才。

韦昭: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