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瓦普的起源是什么 热瓦普分布在哪些地区 热瓦普的传统乐曲有哪些?
2022-09-06 13:56:09 来源:经济头条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世界最大的民族乐器——热瓦甫
热瓦甫多为木制,外形独特,上部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琴面用驴、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弹奏旋律,其余各弦作为共鸣弦,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表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热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气韵更有美观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镶嵌出形式多样的并带有规则性的纹路和图案,显得美观大方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热瓦甫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中不但形制外观稍有不同,且在名称上也有所区别。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小,音色却委婉细腻。
乐器别称
牧羊人热瓦普,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牧羊人使用而得名。又称扣齐依热瓦普,意为山里人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叶城等地。形制和喀什热瓦普相似。桑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但尺寸较小。琴杆也略短,指板不设品位。张有三条琴弦,使用钢丝弦。奏法与喀什热瓦普相同。定弦为:g、a、d1。牧羊人常随身携带自弹自唱,亦为弹唱艺人所使用。它在民间乐队和人民文娱生活中,是常见的弹弦乐器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夹持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技巧有单弹、弹挑、滚奏、弹挑挑、扫小滚等。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传统乐曲有《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