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走近功勋模范|古黄河畔守护者:14年挽救319条生命

2023-05-07 21:09:18 来源:现代快报

今年,是王爱东从事志愿救援的第14个年头。多年来,他和队友身穿红马甲日夜守护在古黄河畔,先后参与紧急救助830多起,成功救起319条生命,协助破案57起,抓获违法人员46名,被大家誉为“群众身边的守护者”。鲜艳的红马甲犹如一盏盏“安全明灯”,照亮着生命的航路,被群众交口称赞为“古黄河畔的生命守护者”。

△巡逻古黄河是每天都必须做的工作

为了救人,他成立古黄河救援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宿迁当地所称的古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改道南下在宿迁市留下的一条故道。市区段有10多公里,水面最宽处180米,最深处有5.8米。

王爱东选择从事水上救援纯属偶然。

那是2009年初冬的一个早上,一位摆摊卖菜的老人在河边洗菜时不慎滑入河里。正在河畔晨练的王爱东听到呼救声,和附近3名大学生一起奋力救起了老人。

没想到,时隔几天,又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不慎掉入河中。恰巧经过此地的王爱东再次跳入水里搜救。当捞起孩子时,孩子已经没了呼吸。王爱东扛起孩子就往医院跑,途中孩子剧烈呕吐起来,得救了……

那天晚上,王爱东躺在床上,眼前不断浮现老人和孩子青紫的面容。他接连打电话,最后了解到,尽管采取了不少防护措施,但因河两岸居民密集,古黄河每年还是会发生溺亡悲剧。王爱东心里像被针扎一样,一夜失眠了。

不久,他找到那3名参与救人的大学生,组建了救援队。

成立之初,他们只有一根竹竿、两个救生圈,晴天一顶草帽,雨天一把伞。几次救援下来,王爱东意识到,水上救援,分秒必争,光靠拼勇敢、激情不行,还需要专业设备和能力。

面对困难,王爱东没有退缩。刚好他的老房子拆迁有补偿款,便从中拿出3万多块钱,自费买了一艘二手救援艇。

黄河公园的广场边,有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板房,这就是王爱东和队友值班的地方。一张双层的架子床、四台电脑、一堆对讲机,就塞满了整个屋子。酷暑,屋里最高温度达45℃;严冬,滴水成冰。

在这里,王爱东一住就是14年。

一次又一次,王爱东和队友们从这个“大本营”冲出去,完成生命大救援。一个、两个、三个……王爱东和队友救助起的人员名单不断加长。

“要说图个啥,就是希望我们的母亲河,能成为一条真正的平安河!”王爱东掏心窝子地说,“每次救起一个人,我心里真是高兴好些天!”

△王爱东带着队员在古黄河上进行巡逻

冲锋在前,他多次受伤昏倒在现场

王爱东不是不珍视自己的生命,而是每次救援都是十万火急,每次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充满着各种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风险。

一次,半夜行动,他看着面前明晃晃的水,从艇上跳了下去,没想到水里是一块块大石头。从此,他落下了腰伤。

还有一次,他救援一名不慎落水的孕妇。那是数九寒冬,王爱东毫不犹豫跳入河中,冰冷的河水很快把他冻僵。当他用尽力气将落水者顶到船边时,自己一下昏过去,好在被同伴及时拉住。

很多人曾问王爱东,救人时,你会想到什么?

王爱东回答得很干脆:“在那样的情况下,看到落水者在水里挣扎,脑子只会想怎么样更好救援,其他的根本顾不上多想。”但每次救援之后,王爱东也会后怕很长时间。王爱东恐惧那种濒死的状态:全身冰冷,四周寂静……

由于救援行动的特殊性,谁也不敢保证每次都能安全上岸,为此,王爱东写过七八封遗书,有写给家人的,也有写给救援队的,还有写给党组织的。

“如果我突发意外,最大的心愿就是救援队要继续信守承诺,志愿服务,继续守护安全、维护治安,一定要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古黄河畔……”这是王爱东留下的一封遗书的内容。

△王爱东带领志愿者们进行救援训练

众人点赞,纷纷加入救援队  

对于王爱东成立水上志愿救援队,曾经的战友、宿迁日报社已经退休的孙立军说:“即使他不搞水上救援,也会做别的助人为乐事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爱东坚守古黄河畔的故事不断被传开,各种质疑声也都变成了赞叹声,许许多多被感动的宿迁市民,纷纷选择加入救援队,汇聚起一股强大的暖流。

最初被救起的那名小学生,现在已是救援队的一员;被救助者谭宜新带领全家参加了救援队……曾因救援艇影响捕鱼而多次发飙的一位市民,看到王爱东奋不顾身救人的过程,当即申请加入救援队;质疑过王爱东的渔具店老板,送来了专业抄网,用于打捞落水者……

△王爱东给队员们进行模拟水上救援培训

如今,救援队的注册志愿者已达到1万多人,遍布宿迁大地、各行各业。为了更好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救援队成立了党支部,王爱东任党支部书记。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救援队分工明确,实现了24小时值班巡逻无缝衔接。他们不仅救死扶伤,还协助警方破案57起,抓获违法人员46名,并开展各类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对于王爱东,宿迁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关爱,联系权威专家为他治疗心脏病,并及时提供各种保障,各类企业也纷纷伸出爱心之手。如今,“人人都是志愿者,处处都有热心人”,成为宿迁群众的共同追求,为城市生活增添了无限温情。

现代快报+记者  杨亦文 图片为资料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