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东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
2023-08-22 19:00:54 来源:鲁网
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22日电(吕妍)农历七月初七,“东方情人节”七夕来临。自古七夕便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连,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传说世代传颂,相传这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山东沂源沂河畔。
七夕节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山东沂源为何被视为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中新网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郎织女爱情文化传承人解明泉。
(资料图)
沂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七夕来源牛郎织女传说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它的神话来源牛郎织女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解明泉介绍说,诗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相连,也正因为有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才催生了这一节日。
“牛郎织女的相会有一定的天文学根据。”解明泉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天空中会出现两颗亮星——牵牛星(即大角星)和织女星(即织女星),这两组星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因而被人格化,成为一对配偶神。
牛郎织女的相爱、婚配、离别过程,再到一年只有一次的相会,这个故事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们对恋爱自由的强烈追求,最终演变成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山东
据诗经记载,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大东地区,有关资料及专家论证属今泰山以东广大地区,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织女洞正处在此地区的中心位置。
织女洞始建于唐朝,位于沂河西岸,与牛郎庙隔河相望,建在大贤山东北麓高40多米处悬崖绝壁上。沂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除山东沂源外,河南鲁山、山西和顺、湖北郧西等地也都曾自称是牛郎织女传说之乡。
解明泉从多个层面阐述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的依据。他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延伸和体现。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便是很好的证明。“由于沂源猿人在当地发现,足以证明此地是人类很古老的栖息地和生活地。而古人以洞为家,也旁证了人类的早期活动,有人就有故事。”
解明泉进一步分析说,从地理层面来看,书中记载“在天成象,于地成形”,沂源有一条八百里沂河,沂河与银河谐音,织女洞牛郎庙隔河相望,与天上牛郎星织女星隔银河相望高度重合。在其他任何地方,只能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却没有如此绝妙的地貌环境。
牛郎庙 。沂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传说中包含着现实元素,牛郎的老家是高场村,离织女洞只三里地。”解明泉称,牛郎本人姓孙,名孙守义,现在的牛郎官庄村绝大多数村民姓孙,他们公认牛郎就是祖先,每逢年节、七夕,孙氏家族都去牛郎庙祭奠。
另据2007年-2008年,专家田野调查、论证,普遍认为沂源最符合牛郎织女传说的特征。
织女洞。沂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据大众日报报道,已故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民俗学会首任会长李万鹏,曾在2006年带学生在沂源县做了十几天的实地调查。经认真考察,李万鹏得出结论,沂源县应该算是牛郎织女传说文化的“主要流传地”。
李万鹏认为,研究一个故事的起源最重要的是找到传承关系,而沂源县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建于唐朝,洞中立有历代石碑,较完整地记录了织女洞修建后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南宋石碑上面有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这在全国差不多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实物。
2007年8月,沂源县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2008年6月,“牛郎织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不只是情人节
七夕不仅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还被称为“乞巧节”。
解明泉表示,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由此形成了乞巧节。
同时,七夕也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在古代女子会在这一天约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女儿节”。
资料图:图为“乞巧”祭拜。张远 摄
七夕别有内涵
据解明泉介绍,沂源当地的七夕习俗主要有吃乞巧饭、孙氏家族祭祖、举办庙会纪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当天还会上演牛郎织女题材的戏曲。
“在古时,这一天还有很多善男信女乞求姻缘。”解明泉说,神话里,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聚,他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而在现代,很多年轻女孩也会在月下观星,朝天祭拜,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巧手,祈求自己能够获得美满爱情。
解明泉表示,七夕还承载了很多期待,包括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美满和爱情忠贞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对农耕文明的尊崇等。“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典中蕴含浪漫,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激励着当代青年男女勇敢追求美好爱情,相信他们的故事会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