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酶制剂行业现状及动态研究
2023-07-10 15:16:30 来源:新浪
酶制剂及产业现状介绍。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一种生物催化剂。是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
2023酶制剂行业现状及动态研究 国内酶制剂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添加剂,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的肉、面、乳、酒、调味料等加工。在工业方面,洗化、纺织、造纸等行业,也离不开酶制剂的身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疫情背景下,我国食品工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展现出抵御风险的韧性。与此同时,巨大内需市场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增长和供给模式的转变,促进了食品工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变革,加速了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的创新应用。
近年来,一批食品产业集群在我国多地崛起,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探索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也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1至2个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度重视轻工产业集群工作。轻工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占轻工总量40%以上,部分行业的集群产量占全行业总量50%以上。未来几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开展“332”专项工程,推动3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率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形成超2万亿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一方阵。
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产业集群不足50个,年营业收入仅占食品工业总量10%,整体上规模小、数量少,规模最小的不到10亿元。
规模比较大的是山东临沂食品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四川泸州的“中国酒城”,规上企业124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位于佛山三水的“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基地”,规模也比较大,规上企业186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70亿元,从业人员3.5万。
食品行业五十强企业,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产业补短板、强优势,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1到2个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发展食品产业集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张崇和说,2022年,我国研发投入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但食品工业不到0.7%。食品行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两年内研发投入强度提升1%。未来要开发功能食品、特殊膳食、预制食品、特色食品和未来食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关键技术难点,实现核心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推动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酶制剂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2022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 149.9 亿元,2018 年至 2022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2.8%。随着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需求的提升,预计 2026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 238.3 亿元,2022 年至 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2.3%。预计 2030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将达 331.5 亿元,2026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6%。
2022 年,中国生物质量控制试剂盒及相关试剂市场规模达到 30.0 亿元,2018 年至 2022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1.4%。2023 年起,随着药品研发的推进,监管要求趋严,以及商业化后持续产生的质量控制需求,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试剂及试剂盒的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于试剂盒的使用而言,伴随更多细胞基因治疗产品进入临床、小核酸药物递送载体技术平台日渐成熟、抗体药物类别自单抗向多抗及 ADC 拓展、国内厂商对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后生物类似药研发的推进,质量控制需求将持续上涨。
此外,受到中国药典逐步向欧美标准靠拢、国内药企海外商业化布局中、中美双报或中美欧三地申报的管线数目增多等监管层面因素影响,质量控制试剂盒凭借其效率更高、检测结果标准化等优势,有望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预计中国生物质量控制试剂盒及相关试剂市场将以 17.2% 的复合年增长于 2026 年增至 56.6 亿元,并以 13.1% 的复合年增长率于 2030 年增至 92.5 亿元。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中包含多种检测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核磁共振仪器(NMR);生命科学仪器,如 DNA 测序仪,核酸扩增检测(NAAT)等;还有针对产品表面进行检查的仪器如免疫电子显微镜等。就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和核酸药物的研发厂商而言,其对于测序仪的需求相对更大,就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厂商而言,其对色谱与质谱仪器的需求相对更大。
2022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100.8 亿元,2018 年至 2022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0.6%。随着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需求的提升,以及质量控制设备的不断升级优化,预计 2026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将达 148.2 亿元,2022 年至 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1%。预计 2030 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将达 193.3 亿元,2026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9%。
截至2022年3月,全国食品相关产业集群已发展到43个,涉及酿酒、食品综合、焙烤、罐头、发酵、乳制品等行业,遍及全国17个省和自治区,山东省和四川省位居数量前列。
其中,食品综合和酿酒是自2016年以来集群数量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共增加18个产业集群,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其中,既有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中国罐头之都”、四川省“中国(宜宾)白酒之都”为代表的几经复评、历久弥新的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区,更有已经声誉卓著的行业头部企业主导形成的产业聚集地“中国啤酒之都·青岛”“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中国黄酒之都·绍兴”“中国醋都·镇江”等。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酿酒规上企业1761家,与2020年1887家相比,数量减少了6.7%,但全行业销售额与效益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表明酒类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对中国酒业整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水将加快打造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条从制造向研发、销售两端延伸。”佛山市三水区委书记李军说,2022年,佛山市食品饮料行业实现产值1305.6亿元,而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就实现产值超770亿元,成为佛山打造3000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主攻手。
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集生产、销售、检测、包装、物流运输于一体的食品饮料特色产业集聚区,聚集了百威、红牛、健力宝、嘉士伯、可口可乐、益力多等食品饮料及相关企业173家。其中,超千万元的企业有46家,饮料与酒制造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占1/3,成为全省首个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全国最大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基地。
四川宜宾正规划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2022年,宜宾市规上白酒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395亿元,同比增长 8.2%。宜宾白酒以产量不到全国1/12的占比,实现全国白酒1/4的营收、1/6的利润。
目前宜宾市已形成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49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70余户中小酿酒企业、120余户配套企业组成的集原粮种植、研发、基酒储存、包装材料、罐装、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宜宾市规划到2026年,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500亿级、50亿级以及十亿元级、亿元级企业,基本形成白酒企业梯次化发展新格局。
食品产业集群式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食品企业的做大做强。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9000家,占轻工行业31%以上。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22年,我国食品行业平稳增长,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9.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6815.4亿元,同比增长9.6%。食品行业以轻工业37.4%的资产,实现了40.8%的营业收入,创造出44.6%的利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且重要的贡献。
《2023-2028年国内酶制剂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