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婴儿配方奶粉新规10月上线!婴儿配方奶粉行业洞察报告2023

2023-07-11 10:12:49 来源:新浪

2022年婴配奶粉品类总体的零售总额为1400亿左右,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严格配方注册、优化审批流程、促进配方研发、鼓励企业创新等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明确。

市场监管总局今天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6月6日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对拟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从申请与注册程序、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相关资料图)

婴儿配方奶粉又称母乳化奶粉,是指以乳牛或其它动物乳汁,或其它动植物提炼成份为基本组成,并适当添加营养素,使其总合成份能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要之一种人工食品,也就是俗称的婴儿奶粉。它是为了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加以调配的奶制品。婴儿配方奶粉以奶粉、乳清粉、大豆、饴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经加工后制成。

婴儿配方奶粉新规10月上线!婴儿配方奶粉行业洞察报告2023

7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新版《办法》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新版《办法》在2016年版基础上进行调整,主要表现在进一步严格注册条件、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标签标识、明确违法处置内容等方面。其中加大了对性质恶劣造成危害后果行为的处罚力度,罚款上限调整至20万元。

《办法》共6章52条,对拟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从申请与注册程序、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修订后《办法》加大了对性质恶劣造成危害后果行为的处罚力度,如将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证书造成危害后果的罚款上限调整至20万元,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造成危害后果的罚款上限亦为20万元。同时,落实行政处罚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降低了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申请人变更不影响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事项未办理变更手续的,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予以罚款。

在受关注较多的“标签与说明书”方面,《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产品名称中有动物性来源字样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来源应当全部来自该物种。配料表应当将食用植物油具体的品种名称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注。营养成分表应当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营养素顺序列出,并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成分等类别分类列出。

此次修订《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8种不予注册的具体情形,如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不真实;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依据不充足;申请人不具备与所申请注册的产品配方相适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或者检验能力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显著提高,乳粉行业规范发展,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但是,如何进一步严格配方注册、优化审批流程、促进配方研发、鼓励企业创新等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明确。特别是《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完善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结合母乳研究成果和市场消费需求,支持生产企业优化配方,加快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完善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结合母乳研究成果和市场消费需求,支持生产企业优化配方,加快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时隔七年,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注册监管,优化审批流程,鼓励企业创新,并就安全监管和违法违规行为惩处作出新要求。

据了解,近十年来,我国婴配奶粉标准一直采用的是2010年正式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随着“新国标”的政策落地,为中国宝宝提供优质营养已经势在必行。信息显示,新国标主要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乳糖等含量要求,具体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事实上,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国标之后,不少奶粉企业便已紧锣密鼓地启动产品的升级迭代、二次申请注册等相关准备工作。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15日,已有31家乳企旗下112个品牌的316个配方获得新国标注册,绝大多数都是旗帜、伊利金领冠、飞鹤星飞帆、美赞臣、惠氏等主流品牌的旗下产品,中小品牌占比甚微。

据了解,新国标禁止在1段、2段配方奶中使用蔗糖、果糖以及果葡糖浆等含有果糖和/或蔗糖的原料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极大程度避免这些添加糖对婴幼儿体重、口腔等的不良影响。“乳糖是母乳中主要的糖类,是普通婴幼儿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来源,所以新国标中增加了对乳糖的含量限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孙媛媛介绍说,新国标将2、3段配方奶中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0g/100kcal下调至1.8-3.5g/100kcal,这是考虑到蛋白质含量偏高会增加婴幼儿超重肥胖风险。同时新国标中要求2段配方奶中乳清蛋白必须≥40%奶蛋白比例,使得配方奶在蛋白质组成上更接近母乳。而乳清蛋白又称“蛋白之王”,氨基酸组成最合理,吸收利用率高。

从2022年开始,困扰奶粉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市场价格混乱。2022年不少大奶粉品牌也加入到价格战之中,加上经销商窜货、甩货,导致市场上定位高端的婴配粉产品实际交易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进入2023年以来,奶粉市场的价格战也并未停歇。

对北京、山东、陕西等部分市场调研发现,婴配粉的销售价格较2022年又有明显下滑,国产品牌的价格下滑较为明显,相比之下,主流外资厂商如达能、菲仕兰等市场价格较为稳定,但也有部分外资品牌促销力度在明显加大。

国内最大的奶粉企业中国飞鹤公布了2022全年业绩,实现收入213.1亿元,同比减少6.4%,从已经公布业绩的国内奶粉企业情况看,业绩增速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但好于此前市场预期。

财报显示,中国飞鹤全年实现收入213.1亿元,同比下降6.4%,实现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减少28.4%。2022年上半年中国飞鹤在4到5月份进行了一轮去库存操作,也拖累上半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6.2%和39.7%。计算发现,2022年下半年中国飞鹤实现收入116.4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113亿元,同比增长了3%。

对于2022年业绩变化的原因,中国飞鹤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出生率下降以及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去库存措施。在2022年,中国飞鹤进一步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保持货架产品较高的新鲜度以及控制分销渠道的库存水平。此外,财报显示,2022年飞鹤的销售成本为67.7亿元,同比增长了8.7%,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和促销力度的增大。

《2023-2028年中国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