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丨成都大运会,一场多元化的“盛宴”
2023-08-04 18:13:39 来源:中工网
本网评论员 刘颖余
成都大运会激战正酣,但整体上看,激烈角逐的大赛氛围欠奉。比赛之余,各国运动员倒是劲头十足,他们在成都看熊猫、吃火锅、逛街扫货,甚至和市民一起跳广场舞、吃串串香,还因此登上热搜。有网友评论道:“他们好像对金牌不感兴趣。”
(资料图片)
这当然并非事实,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都对金牌感兴趣,全力争胜、永争第一是运动员的天职,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大学生运动员自然也不会例外。
但大运会和奥运会、亚运会以及一些热门职业赛事相比,功能的确更加多元,它是展现竞技水平的舞台,也是增进青春友谊、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运动员来到成都,当然要争金夺银,但这远非全部,他们还要借此机会互相交流,体验当地文化,彰显体育教育的价值。大运会为各国大学生竞技水平的比拼提供了舞台,但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各国大学生的密切联系和交流,促进大学生体育教育和整体水平的发展。诚如成都大运会挪威代表团团长索福斯所言,“把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这就是大运会的独特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大运会有意淡化金牌色彩。一个最鲜明的例证是,大运会上,颁奖仪式只升前三名选手国家的国旗,却不奏金牌获得者所在国家的国歌,而是统一使用大体联会歌。此外,大运会的参赛选手有年龄限制(17岁到28岁),在设项上,也不和奥运会亦步亦趋。比如成都大运会的武术项目,跆拳道的品势项目,都是非奥运会项目,但因其展现了独特的体育文化魅力,也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
所有这些,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运会的竞技激烈程度,但保证了大学体育的纯粹性。当我们认为大运会竞争不太激烈,氛围太过和谐欢乐时,换种思维,那或许正是大运会的独有魅力。
当然,如果你认为大运会不值一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大运会向来有“小奥运会”之称,许多项目都堪称世界级的较量。以本届成都大运会为例,有许多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参赛,除了中国队的张雨霏、李冰洁、张家齐、邹敬园、覃海洋等世界冠军之外,还有日本男子体操运动员桥本大辉、韩国射箭运动员崔美善、中国香港击剑运动员张家朗、泰国跆拳道运动员班妮巴·翁巴达那吉、土耳其男子体操运动员阿德姆·阿西尔等明星选手。这使得成都大运会的体操、游泳、跆拳道等项目具备了非常高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准。
不止如此,大运会还是未来之星的摇篮,是梦开始的地方。堪称中国体育一个时代象征的姚明、刘翔、李娜都是从北京2001年大运会走出来的。首位杀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苏炳添,也参加过2011年深圳大运会,当时他只获得男子百米铜牌,但正是这样的历练,才造就了后来的“苏神”。本届成都大运会同样获得男子百米铜牌的陈冠锋,就以此激励自己,希望自己沿着偶像的道路,不停追梦,勇攀高峰。
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年轻选手一不小心就会和自己的偶像擦肩而过。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中南大学学生彭惠迪与偶像张雨霏不期而遇,还和李冰洁同场竞技;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二学生罗妙溢则有幸和自己的偶像——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跆拳道49公斤级冠军、泰国选手班妮巴·翁巴达那吉交手,虽然输掉比赛,但她仍无比开心,因为与偶像的比赛,一生也许只有一次。“与班妮巴的比赛,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让我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比赛。”
有趣的是,班妮巴·翁巴达那吉的偶像是中国跆拳道选手吴静钰,而吴静钰同样有参加大运会的经历。吴静钰的激励,一定在班妮巴·翁巴达那吉的成长路上留下了印迹,而今天,她又以同样的方式激励了更年轻的罗妙溢。
传承体育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去追求卓越,成就梦想,这就是大运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