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宗商品市场现状分析 大宗商品供需上扬预示经济回稳
2023-08-08 14:25:07 来源:互联网 证监局
大宗商品供需上扬预示经济回稳
(相关资料图)
大宗商品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高度相关性。展望后市,尽管短期价格波动在所难免,但供求稳步恢复已成大势。推动大宗商品市场更好服务于宏观经济运行,仍然需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
一方面,要着眼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持续推动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完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畅通商品市场循环;另一方面,企业要把握宏观经济大势,以稳为主,稳中求胜,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用好期货、保险等风险管理工具,防范市场风险。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农副产品约20种:包括茶叶、苹果、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燕麦、大麦、黑麦、猪腩、活猪、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鸡蛋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麦被称为三大农产品期货。金属产品10种:包括金、银、铜、铁、铝、铅、锌、镍、钯、铂。化工产品5种:有原油、取暖用油、无铅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胶等。
大宗商品的价格特点:一是价格波动大。只有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有意回避价格风险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远期价格先把价格确定下来。比如,有些商品实行的是垄断价格或计划价格,价格基本不变,商品经营者就没有必要利用期货交易,来回避价格风险或锁定成本。二是供需量大。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是以商品供需双方广泛参加交易为前提的,只有现货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围进行充分竞争,形成权威价格。三是易于分级和标准化,期货合约事先规定了交割商品的质量标准,因此,期货品种必须是质量稳定的商品,否则,就难以进行标准化。四是易于储存、运输。商品期货一般都是远期交割的商品,这就要求这些商品易于储存,不易变质,便于运输,保证期货实物交割的顺利进行。
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国内大宗商品CBMI指数情况来看,据相关数据,2022年8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3%,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和库存指数均出现回落,销售指数则明显回升。从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CBMI回升至2021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商品需求开始回暖,之前供需错配的矛盾正在缓和,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大宗供应链涉及金属矿产(黑色、有色等)、能源化工(煤炭、石化等)、农产品等,是各个工业产业链的上游。作为世界工厂与人口大国,我国大宗供应链规模较高。据厦门象屿年报,2016年来,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成交额稳定在大约40万亿元左右,是个规模大且没有明显增长的行业。
从大宗商品市场细分市场来看,黑色金属约7.3万亿元,煤炭约4万亿元,石油石化约4万亿元,有色金属约3万亿元,粮油作物约2万亿元。从全球市场竞争来看,全球金属及能源化工巨头包括嘉能可(Glencore)、托克(Trafigurre)、维多(Vitol)等;农产品巨头为四大粮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其中,嘉能可、托克、维多等金属及能源化工巨头的营收规模超1万亿人民币,而四大粮商收入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大宗供应链行业格局分散,龙头企业市占率在2%左右,但是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龙头企业持续成长。据统计,2016至2021年,我国CR4市占率由1.21%快速提升至约5.5%。其中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市占率分别为1.77%/1.41%/1.16%/1.16%。
大宗商品可以设计为期货、期权作为金融工具来交易,可以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和规避价格风险。由于大宗商品多是工业基础,处于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状况的期货及现货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例如,铜价上涨将提高电子、建筑和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石油价格上涨则会导致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价格和供给提升。投资者,尤其是投资相关行业的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变动。
2023年1-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6158.33万手,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69.94万手,同比增长2.84%;成交金额为721898.66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8418.07亿元,同比增长2.62%。2023年1-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成交金额占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23.09%,2022年同期期货成交金额占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22.84%,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1.1%。分品种来看,2023年1-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品种为:沪深300股指、中证500股指、10年期国债,成交金额为:147898.58亿元、116425.69亿元、105517.89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的4.73%、3.72%、3.37%,同比增速:下降30.93%、下降43.14%、增长0.74%。
2023年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成交量为871.34万手,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28.92万手,同比下降3.21%;成交金额为100054.5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7949.13亿元,同比下降7.36%;其中:2023年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成交均价为114.83万元/手,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5.14万元/手。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