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城市行业发展分析:海绵城市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3-08-14 11:15:03 来源:百度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水循环为基础,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将以加强城市排水防洪系统和低碳建筑等为主要发展方向。以下是2023年海绵城市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图片)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我国现阶段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过度开发和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硬质铺装多等问题,导致城市土地下垫面过度硬化,不仅改变和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的原有状态,同时还带来了洪涝灾害等问题,导致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改进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空间的控规下,可以通过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方式,来提升现状单一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同类型的雨洪事件,同时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如果你想了解人海绵城市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海绵城市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海绵城市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是在施工建设中,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让地块像海绵一样适应下垫面和环境变化。同时,利用不同排水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建成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排水的基础设施,以应对短时暴雨造成的洪涝破坏,让地块具有良好的“弹性”,雨停时又可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海绵化改造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海绵型建筑、海绵型校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绿地以及排水和调蓄等相关基础设施,将进一步统筹实施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极大地增强城市防涝能力。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达到4万多个,提升了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雨水资源年利用量3.5亿吨。
根据2021年4月24日的《财政部办房城乡建设部办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按区域给予助:(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3年拨付到位)。地级及以上城市: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9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10亿元,西部地区每城市补助总额11亿元;县级市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7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8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9亿元。
近几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方面,北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环路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改造,综合采取渗、滞、蓄、排等措施,提升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遂宁市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在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整治方面,常德市市区的穿紫河原来是一条黑臭河道,沿岸居民对此意见极大。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后,综合采取调蓄、生态净化等海绵化措施,消灭了水体黑臭,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同时,带来周边土地的升值。
现阶段海绵城市的主要实现手段包括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等。其中透水铺装是使硬化土壤实现海绵功能的重要手段。所有道路平台的铺装理想状态应该是透水透气、不污染土壤,可以截留雨水并且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还可以为地面降温。而不透水铺装路面不仅渗透率差,而且要命的是水流速度还更快,导致蓝色峰更早一些。故此,城市化铺装不仅改变了系统的洪峰流量,还改变了系统到达洪峰的时间。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理念转变的体现,下一步,我国将以现代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探索运用更多海绵城市建设的新举措,促进城市水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城市竞争力。
在中国“双碳”战略机遇期,应当意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建筑能耗降低等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二氧化碳减排,与“双碳”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有望借力“双碳”机遇,将雨水收费制度融入碳汇交易市场,利用金融体系来支撑海绵城市建设。与此同时,相关规范立法也有待完善:如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将雨水作为面源污染源,就为立法收费提供了合理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常态化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寻求体制上的突破。其作为城市的基础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开发出一套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应当使政府投资(如出资购买相关服务)发挥带动作用,鼓励探索新的市场机制模式。
城市区别于自然流域,具有下垫面结构复杂、繁杂的人工构筑物和排水系统等特点,城市水循环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存在水循环被人为干扰、水源难以识别、水流路径变化多端等难题,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内涝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难度,重构健康水循环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科学基础。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首先要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形地貌、河湖水系分布、下垫面结构、人居环境等,重视自然-社会的多尺度多过程的协调,一方面加强海绵城市源头径流控制,在小区-片区-城市的不同空间尺度上科学合理的布局海绵源头设施,降低对自然水文过程的干扰;第二要加强海绵源头设施、陆面雨水过程等不同水源与排水系统的衔接,识别不同水源的贡献,科学划分排水分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指标;第三充分发挥河湖水系的末端调蓄作用,科学制订河湖水系水量-水质-水生态联合调控方案。城市水循环是自然水文过程(降雨-径流、雨洪过程)-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水质-水生态)-人文过程(水的取、用、耗、排)交织的多过程,实现城市健康水循环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科学基础。
海绵城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各级政府机关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应科学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大纲及应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突出城市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同时,应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相关控制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的常态化同样有赖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对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支持。在政策支持下,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海绵城市建设产品体系,采用标准化产品,将大大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率与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水系统的重要治理模式,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海绵城市应当体现对城市洪涝、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的系统考虑和综合治理,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压性。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海绵城市要引领未来水系统治理乃至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和全面性。
“十四五”期间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海绵城市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行业的市场规模、海绵城市市场供需求状况、海绵城市市场竞争状况和海绵城市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海绵城市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海绵城市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海绵城市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海绵城市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