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预计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00亿元
2023-08-24 11:20:13 来源:互联网
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预计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00亿元
(资料图)
在预制菜风口下,各路玩家纷纷入局。从行业现状来看,目前预制菜行业集中度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整体盈利水平较低,头部企业尚未形成明显规模优势。
尽管入局预制菜领域的生鲜电商企业具备诸多优势,但同样需要面临重重挑战。专家表示,在客户资源获取方面,虽然生鲜电商企业在C端市场“如鱼得水”,在预制菜B端市场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但是预制菜领域早有玩家深耕于此,和B端客户建立起了深厚联系,且这些大客户稳定性强,并不会频频更换合作伙伴,生鲜电商平台要想拓展B端市场绝非易事。
更多资本入局市场,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市场的飞速发展。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从10年前的20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7万多家。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4万余家,山东、河南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46.8%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预制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分析
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速冻、冷冻)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
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丰富的菜品选择和灵活的烹饪、食用方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食材的不同需求。
就产业链而言,预制菜是典型的一二叁产融合发展产业。行业主要有五大参与者,包括塬材料供应企业、预制菜生产企业、速冻食品企业、连锁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
目前,中国餐饮市场的连锁化率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差距,换句话说,空间还很大。而餐饮要实现连锁化发展,就必然要谈标准化,谈标准化就会谈到食材的标准化。基于此,很多人认为未来预制菜市场会蓬勃发展,做预制食品的人也会有很多机会。
在餐饮市场,预制菜更多是在B端发力。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在餐饮市场的发展由来已久。对很多餐饮企业而言,预制菜可以节省时间、降低人工和食材成本,提高效率,帮助解决“三高一低”问题。
目前涉足预制菜行业的公司主要可分为六种类型,以绿进食品和味知香为代表的专注预制菜领域的企业;冷冻食品企业拓宽预制菜产品线,以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为代表;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向产业链中游延伸,以国联水产、龙大美食等为代表;餐饮企业拓展预制菜业务,以同庆楼、海底捞等为代表;零售企业依托线上平台拓展预制菜业务,如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等;传统食品加工企业依靠品牌优势发展预制菜业务,如双汇发展、得利斯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预制菜产业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型行业。产业链中游为预制菜生产和加工业。产业链下游是预制菜的消费市场,分为B端和C端两大销售渠道。当前,预制菜市场主要以B端销售为主。近年来,随着餐饮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因疫情催生的家庭端消费需求变化,预制菜C端迎来消费加速期。
国内预制菜“出海”对企业的资金、实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国外预制菜市场成熟,预制菜品牌济济,而国内家喻户晓的预制菜品牌,进入国外市场,也必然要从零开始做起。要和国外消费者建立联系并形成信任度,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在进入海外市场的前期,企业在销售渠道的开拓、品牌曝光度等诸多经营层面都需要重金投入。
一边资本还在跑步入场,一边是大牌的黯然收场。预制菜这一行当,赶上了大环境的红利,又正中年轻人懒人经济的福音。在城市效率提升后的今天,预制菜给了当代打工人一种既能享受厨房乐趣又节约时间的生活新方案。
预计未来3-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并有望发展成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预制菜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预制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