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座椅行业报告 航空座椅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3-08-30 11:26:58 来源:百度
近年来,我国民机制造蓬勃发展,未来包括座椅在内的内饰产品的国产化与产业化将是我国航空制造企业的重要机遇之一。航空座椅是飞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乘坐舒适性,并影响人们对飞机的评价。航空座椅市场可分为原始设备制造(OEM)制造、售后改装市场、备件市场等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航空座椅按照技术标准来区分,常见的飞机座椅的技术标准规定为TSO-C39b和TSO-C127a。其中,TSO-C39b为早期座椅产品,一般称为“9g”座椅,TSO-C127a一般称为”16g”座椅。
在安全性方面,航空制造商对飞机事故数据的分析、撞击系列试验等形成了大量可参考技术数据。在该技术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运输类飞机座椅的适航要求,例如,TSO-C127a 《旋翼航空器、运输类飞机、正常类和实用类飞机座椅系统》,SAE AS8049 《民用旋翼航空器、运输类飞机和通用航空飞机座椅的性能标准》,AC21-22 碰撞时人员的损伤判据等标准与规范。
座椅安全的标准中最著名的是航空座椅动载的标准。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规定,航空座椅应该能够承受16倍重力的载荷,以提高乘客和空乘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的生还几率。新座椅要经过一系列测试以确定其强度满足相关安全标准。
航空座椅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运输需求旺盛,民用机场建设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用机场建设的投入,逐步拓宽了机场建设融资渠道。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昆明、成都、西安、武汉、深圳等重要城市机场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支线机场的建设向中、两部地区倾斜。
中国14 亿人口中,目前仍有约10 亿人尚未乘坐过飞机,航空出行渗透率不足30%。从人均乘机次数指标看,中国人均乘机次数仍处于极低水平,潜在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经济舱变得越来越拥挤,飞机制造商、客舱内饰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在座椅、照明系统、机载娱乐系统上下功夫,努力使乘客忘记经济舱空间狭窄、座椅排距过小而产生的拥挤感,但一些创新想法目前并未受到市场的认可。
飞机制造商、客舱内饰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正采用灯光更柔和的照明系统和更先进的机载娱乐系统(IFE)、机上互联网和更舒适的座椅提升旅客整体乘机舒适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航空座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分析:
飞机客舱座椅的布局越紧密,就意味着座椅的重量要更轻,以免影响飞机的航程,因为飞机的净重越重,飞机可携带的燃油量就越少。专注于超轻薄航空座椅生产的法国Expliseat公司指出,通常客舱内饰的重量占整体有效载荷的10%左右,而座椅大约要占到客舱内饰总重的50%。
相关核心零配件在欧洲采购成本太高,制约了航空座椅业务的利润空间。如果80%的航空座椅零部件国产化,成本有望整体降低20%-30%,利润将大幅提升。航空市场回暖和相关零配件国产化进程加快,航空座椅板块的盈利水平将逐步提升。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民用机场最多的前三个省份分比为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分别有22个、19个和16个机场。云南、黑龙江、贵州等省市的民用机场数量也排名前列。
2022年,由中国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1月7日正式对外公布。《规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我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70个以上,保障起降架次1700万架次,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5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9.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950万吨。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民航将实现6大发展目标,包括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综合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航空服务能力达到新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民航建设呈现新局面,行业治理能力取得新成效。
航空座椅市场可分为原始设备制造(OEM)制造、售后改装市场、备件市场等领域。
2017年以来的国际市场上的几次重要并购,Zodiac、B/E Aerospace分别被赛峰、柯林斯宇航所收购,国际航空座椅市场呈现进一步集中化和头部化的人趋势。
报告对我国航空座椅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航空座椅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航空座椅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想要了解更多航空座椅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航空座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