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大豆单产再创新高 全球大豆供求关系比较宽松
2023-09-08 14:24:03 来源:新浪
我国南方大豆单产再创新高
(资料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豆63”春播百亩示范片亩产达344.3公斤,再创南方地区大豆单产新高。
“中豆6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不仅丰产稳产、品质优、籽粒商品性好,且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性强,耐密植,耐高温干旱和多雨高湿,适宜长江流域、黄淮海、西南山区和滨海盐碱地种植。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218.9公斤,较对照增产21.68%,脂肪含量21.56%,蛋白质含量42.55%。
该品种以1500万元竞拍转化,创国内大豆单个品种转化价格纪录,继2021年以亩产336.9公斤的成绩在湖北荆门夏播示范片创南方大豆高产纪录的基础上,再创新高。2022年在山东东营盐碱地示范亩产256.6公斤,较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高出近一倍,展现出较高产量潜力和较强适应性。
“中豆63”春播可与蔬菜轮作,夏播可与油菜、小麦等冬作物轮作,宜播期长,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为提升大豆单产、保障国家油料安全提供了有力品种支撑。
2023全球大豆产量约3.7亿吨
国产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粮源充足,市场购销总体平稳。从国内看,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超过2000万吨,满足食用消费后还有500万吨左右节余,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从进口看,全球大豆供求关系比较宽松。
有关国际机构预测,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3.7亿吨,创历史新高;消费量3.66亿吨,产消结余300多万吨,为我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满足国内消费打下了良好基础。从市场购销看,秋豆上市后,收购工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势头。
分析师们预计2023年美国大豆产量可能高达44.94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每英亩51.8蒲式耳。如果预测实现的话,将比2022年美国大豆产量42.76亿蒲式耳提高5.1个百分点。
从整体南美洲大豆产量数据来看,整体仍然处于增产格局,同时受到中国大豆需求有所回落,巴西大豆出口仍然存在压力,价格也受到一定压制。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巴西大豆需求有所增加,从低价巴西大豆中有所获益。
从市场购销看,秋豆上市后,收购工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势头。3月底大豆旺季收购工作就结束了,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新豆418万吨,同比增加171万吨。同时,前期有关部门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了新季国产大豆收购工作,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大豆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豆需求量保持这一定的增长,每年仍需大量进口,2021年中国大豆需求量达11125.69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859.26万吨,同比减少了7.72%,2022年中国大豆需求量达到11529万吨。
从作物种类看,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包括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大概在15.1亿公斤,全国的需求量大概在8.5亿公斤,供大于求。其中,高产优质的品种供应量有所增加。去年,国家级审定的水稻品种当中,优质品种首次超过了60%,也就是占到了六成以上。玉米种子供应量在16.5亿公斤,预计生产需求量在11.5亿公斤,这其中一些高产耐密的适宜籽粒机收的品种占比也逐步提高。大豆种子供应总量在8亿公斤以上,生产需求量大约在5.2亿公斤,应该说也是供大于求的。其中,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能够满足今年扩种大豆的用种需要。
未来我国大豆的产量将逐年持续增加
上周由于大豆进厂和需求较旺,国内大豆压榨量恢复至较高水平。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198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2万吨,比上月同期增加60吨,同比增加27万吨,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22万吨。由于海关政策再度变化,入关病毒抽检流程或将导致进口大豆到港时间小幅延迟,再次扰乱压榨节奏,预计本周国内大豆压榨量下降至175万吨左右。
2022年我国大豆在总产量、总播种面积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增加,由于我国国产大豆政策方面有相当的应对措施,全国流通领域2023年3、4月份我国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现货价格虽然下行比较明显但与期货相比并未出现断崖式下行的运行态势。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表示,近年来,正常情况下我国食品大豆使用量每年增长量维持在3-5%,加上种及芽豆用、部分等级差的用于榨油,国产大豆基本处于紧平衡状态。当前国产大豆的焦灼点主要是市场供需,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阶段性现象,随着国家储备调节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国产大豆需求量提升,形成新的国产大豆供需格局(新平衡)。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创造从种植到消费端全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还称,在我国战略性扩种增产大豆的政策背景下,未来我国大豆的产量将逐年持续增加,国产食品大豆的消费量也需相应逐年增加,食品大豆消费量增加一方面可直接平衡国产大豆的供求关系,同时还能通过提高我国居民膳食中植物蛋白消费比率减少大豆进口,提高我国国产大豆自给率。
大豆“保险+期货”项目作用分析
在此背景下,海通期货积极响应大商所号召,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开展2022年“大商所农保计划”大豆振兴专项——大豆收入“保险+期货”项目。
据了解,开原市是辽宁省铁岭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也是我国鲜食大豆的主要产区,曾先后选育出10余个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一直以来,开原市大豆种植农户都面临着种植收入波动的风险,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海通期货项目团队计划通过“保险+期货”项目的开展,为开原市大豆种植产业提供收入保障,引导种植农户通过金融手段分散风险,发挥“保险+期货”模式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振兴大豆产业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项目海通期货联合申银万国期货、中信期货、太平洋产险辽宁分公司共同开展,为辽宁铁岭市开原市14户大豆种植农户提供价格保障,共计覆盖大豆种植面积67650亩,折合大豆11838.75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保障形式为收入险。与传统农业险主要承保自然风险责任不同,收入险保障的是因产量减少或价格下跌导致的收入损失,保障风险更加全面。当保单约定的实际收入下跌超过保单约定的目标收入时,参保主体按照保险条款约定获得赔付,从而规避大豆种植收入下跌风险。
在产品设计方面,海通期货项目团队联合太平洋产险在充分了解大豆种植农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当地农户量身定制大豆“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方案。在项目备案通过后,2022年6月29日,保险合约与场外期权交易正式生效执行,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始实施场外期权风险对冲运作,太平洋产险依据场外期权协议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支付相应的场外期权费。经过近四个月的运行,同年10月,场外期权与保险合约同时到期。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与太平洋产险进行交易结算,太平洋产险开展测产工作,并根据保险相关条款对服务主体进行相应保险赔付。
《2023-2028年中国大豆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